儀征市簡介
發布日期:2017-10-11 15:38 查看次數:
儀征,歷史悠久。早在四、五千年前就有人類在這塊土地 上繁衍生息。在公元前1066-771年西周時期就有了建制。唐宋時已是著名的工商業城市,宋真宗曾下詔在此熔鑄四位遠祖皇帝的金像,因所鑄之像儀容逼真,而得以“真州”、“儀真(征)”地名。這里歷來經濟發達,人文薈萃,古有“風物淮南第一州”之稱。新中國成立以后,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,儀征這塊“寶地”更加風姿嬌嬈,光彩照人。 如今的儀征正以一個新型的全國重要的化纖工業基地、發展中的濱江城市崛起于長江中下游北岸。 儀征行政隸屬江蘇省揚州市,位于江蘇省中西部119°02'-119°22',北緯32°14'-32°36'之間,地處長江三角洲的頂端,是寧、鎮、揚“銀三角”地區的幾何中心,西接南京,東連揚州,南瀕長江,與鎮江隔江相望,北部與安徽省天長市接壤。長江岸線27公里,直順穩定、深泓臨岸是理想的建港岸線,長江、運河兩條大動脈以及貫穿市區北部的寧通高速公路,組成了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,并隨著鎮揚大橋和寧啟鐵路的興建,儀征與上海、南京、揚州、鎮江、連云港等大中城市的距離近在咫尺之間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,是江蘇省五大重點經濟發展帶之一。 全市總面積910平方公里,轄21個鄉、鎮,7個場圃,現有總人口61萬人(注:含非在冊常住人中2.2萬人)。 地勢總體呈北高南低之勢,地貌多樣,南部為長江沖積平原,北部、中部為緩崗丘陵區。這里屬北亞熱帶季風氣侯區,雨量充沛,光照充足,氣侯溫暖,為發展農副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環境。沿江大片圩區土地肥沃,河網密布,歷來是魚米之鄉;丘陵山區宜林宜牧宜副,發展多種經營前景誘人。 改革開放以來,儀征人民搶抓機遇,加快發展,一、二、三產業齊頭并進,各項事業協調進步,1998年,全市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6.80億元(不含儀化)。 農業經濟在黨和國家一系列農村方針、政策指引下取得了顯著成效。近幾年來我市在加強農業基礎地位,調整優化農業結構,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。全年糧食產量穩定在31-33萬噸,油料產量穩定在0.8-1.0萬噸。林牧漁業快速發展,培植了茶、果、桑、水產、蔬菜等一批農副產品生產基地,形成了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和有一定知名度的產品。興建和完善了一批交易市場,涌現了一些初具雛型的產業化經營經濟組織。 工業經濟經過“七五”和“八五”的改革發展,已形成一定的規模,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,運行質態得到提高。已初步形成了汽車機電、精細化工、紡織輕工等三大支柱20多個行業、130多個產品,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。儀征汽車制造廠是國內最大的硬頂輕型客車專業廠。中美合資儀征雙環活塞環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活塞環生產基地。熒光燈廠是國內最大的直管型熒光燈生產基地。鋼圈廠、紡織機械廠、無紡布廠、鋼管廠、鋁器廠、變壓器廠等企業發展勢頭強勁,產品在國際、國內市場頗具影響。同時還有15個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以上的工業項目在建設或洽談之中。這里聚集了一批國家大中型企業,如亞洲最大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、建設安裝設計綜合性一級企業原核工業部華興建設公司、全國最大的內河油港南京中轉油港,以及擔負魯寧輸油管線原油存儲、加熱加壓、裝船分輸任務的儀征輸油站等。1998年,全市地方完成工業總產值50.77 億元,銷售40億元,利稅2.16億元。